与使用抗生素药物相关的腹泻。根据病情轻重可依次分为单纯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和伪膜性肠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此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是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较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抗生素是克林霉素、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
单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应用抗生素后结肠菌群紊乱导致非吸收糖类和胆盐代谢改变所致,表现为渗透性和分泌性腹泻。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和伪膜性肠炎由难辨梭菌感染所致。该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经粪-口途径传播。约3%健康者和20%住院患者结肠有难辨梭菌感染,由于感染细菌数量少或受肠道有益菌等因素制约,不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携带者。难辨梭菌常对上述抗生素耐药,这些抗生素的使用,抑制、杀灭了有益菌,破坏了肠道黏膜固有防御,从而使难辨梭菌能大量繁殖。细菌可产生毒素A和B,毒素与结肠上皮细胞结合,诱发炎症、损伤结肠黏膜和刺激腺体分泌,从而引起腹泻。严重者可有结肠黏膜坏死、出血和伪膜形成。
下列因素可增加此病发生风险: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应用疗程长、高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抗肿瘤化疗、近期接受胃肠手术、放置鼻饲管、住院时间长和伴有较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等。
临床表现
按使用抗生素与症状出现间隔时间分为早期发生和后期发生。前者多见,一般在使用抗生素5~10天发生;后者少见,在停用抗生素后1~8周发生。主要表现是腹泻,可伴腹痛。轻者每天排便3~4次,黄绿色黏液便,可伴有低热,停用抗菌药物后症状即可缓解。重者每天排便十余次或更多,可为黏液血便,可见到片状或管状伪膜,伴有高热、心率加快、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克等表现,严重者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和结肠穿孔。
诊断
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出现腹泻者应警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粪便难辨梭菌毒素检测阳性,或难辨梭菌培养或脱氧核糖核酸检测阳性,可基本确立诊断。需要注意的是,难辨梭菌携带者细菌毒素和细菌检测也可阳性,应该与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鉴别。肠镜检查见结肠特征性伪膜有确诊价值。
治疗
一旦确诊应立即停用相关抗菌药物,补充微生态制剂,以利于肠道菌群恢复平衡。若诊断为难辨梭菌性肠炎,轻型-中型者可口服甲硝唑,重型者应口服万古霉素,不能耐受口服用药者可静脉应用甲硝唑。将健康人的粪菌移植给患者进行治疗是“老法新用”。严重病例内科治疗无效或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者需要外科治疗。
预防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是预防此病关键。高风险人群使用益生菌有一定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