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不伴有萎缩和肠化生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后者由前者发展而来,但前者不一定发展为后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见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症状
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疼痛、烧灼感、饱胀、早饱等,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胃黏膜有显著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体征
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内镜下基本表现为呈点状、片状和/或条状分布的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渗出等。内镜观察应描述病变分布范围(胃窦、胃体或全胃)。
组织病理检查中可观察到幽门螺杆菌、炎症、活动性、小凹上皮增生和淋巴滤泡。幽门螺杆菌、炎症和活动性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小凹上皮增生和淋巴滤泡不分级。幽门螺杆菌主要见于黏液层和胃黏膜上皮表面或小凹间,也可见于十二指肠的胃化生黏膜,而肠化黏膜上皮上很少存在。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不均匀,一般胃窦密度比胃体高,幽门螺杆菌数量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成正比。黏膜层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慢性炎症细胞一般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失。活动性指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存在于固有膜、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之间,可形成小凹微脓肿。中性粒细胞浸润是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的敏感指标,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很快消失。小凹上皮增生,表现为小凹延长和迂曲,伴细胞核增大和细胞质减少。它是表面上皮细胞脱落而产生的代偿反应,各型胃炎中均可见到,化学性胃炎中最突出。淋巴滤泡是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细胞聚集所形成,是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特征和诊断标志之一,如果检查足够数量的活检标本,均可见到淋巴滤泡。幽门螺杆菌根除后需一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消退。
治疗
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学,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幽门螺杆菌阴性、无症状、无糜烂的非萎缩性胃炎不需要治疗。
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方面,包括:
①根除幽门螺杆菌。适用于阳性者,治疗方案见幽门螺杆菌感染。
②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③针对胆汁反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做相应治疗和处理。动力促进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消除或减少胆汁反流,米索前列醇、质子泵抑制剂可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对胃黏膜的损害。
增强胃黏膜防御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胶体铋、铝碳酸镁制剂、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等。
动力促进剂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中药可与西药联合应用。辨证施治。
抗抑郁药、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
预后
由于绝大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而幽门螺杆菌自发清除少见,因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持续存在,但多数患者并无症状。10%~20%的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0%~15% 患者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十二指肠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