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
病原学
引起人类疾病的疟原虫主要有4种,间日疟原虫最常见,恶性疟原虫次之,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较少见。目前认为诺氏疟原虫可以引起人类疟疾。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虫者(血中带疟原虫配子体),由按蚊传播。
病理及临床特点
疟原虫裂殖子和虫体的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刺激宿主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发热。发作时先有寒战,继之发热,体温达39~40℃,持续3~4小时或更久,然后大汗而体温下降。疟疾的反复发作破坏大量红细胞,加之脾脏吞噬红细胞的功能增强,以及抗红细胞基质抗体的产生,引起贫血。由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肝脏和脾脏逐渐肿大。恶性疟原虫可引起脑型疟疾,脑的毛细血管被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所充塞,也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剧增,引起脑水肿、点状出血,缺氧引起昏迷、抽搐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现象,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孕妇患疟疾时,疟原虫可进入胎儿引起先天性疟疾。患三日疟时,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起疟疾性肾病。本病以间歇性发冷、发热、贫血、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较为严重的临床类型称黑尿热,是因急性溶血引起,多见于恶性疟,可有发热、寒战、腰痛、尿呈酱油色、黄疸,可少尿、无尿,乃至出现尿毒症。
诊断
依据患者在流行区停留史、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找到疟原虫(并根据其形态确定虫种)可确诊。在慢性病例,厚血膜片检查的原虫检出率高于一般血涂片。血清免疫学试验仅对流行病学调查有价值。DNA探针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早期确诊有价值。已有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液中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2抗原,方法简便且快速,阳性率可达100%。
治疗
自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抗氯喹恶性疟后,抗疟治疗必须首先了解患者是否来自抗性恶性疟流行区。对氯喹敏感地区的患者仍可应用氯喹治疗,对来自抗性恶性疟地区如东南亚地区、中国海南和云南两省的患者应选用青蒿素类药物或奎宁。治疗恶性疟已趋向于数药联合应用,以延缓其抗性产生及增强疗效。间日疟和卵形疟经上述治疗后,仍需用伯氨喹以求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