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带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中东、亚洲、非洲一些伊斯兰国家为多见。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西藏人群感染率较高。
病原学
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又称牛肉绦虫、无钩绦虫、肥胖带绦虫。成虫乳白色,长4~8米,由头节、颈及链体组成。头节细小,呈方形,四周各有一个吸盘,无顶突及小钩,这与猪带绦虫明显不同。孕节被具有15~30个分枝的子宫所占据,子宫内充满虫卵。虫卵呈球形,浅棕黄色,胚膜较厚,内含六钩蚴。孕节常单节或2~3节一起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有时孕节可自动自肛门口爬出。孕节或虫卵为牛吞食后,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六钩蚴,穿入肠壁,随血循环至全身各部,主要在肌肉内经60~70天发育成囊尾蚴。人食入未熟的含囊尾蚴牛肉后,囊尾蚴内的头节在小肠内翻出,并吸附在肠壁上,经8~10周后发育成熟,并有孕节排出。人是其唯一终宿主,牛、羊、美洲驼、长颈鹿等动物是其中间宿主。
临床表现
人感染牛带绦虫后,多数无明显症状,仅在发现节片自肛门口逸出或随粪便排出时,始知有本虫的感染。部分病例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不振或亢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乏力、头晕、头痛、肛门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粪便中找到节片。
治疗与预防
吡喹酮、甲苯达唑、阿苯达唑、氯硝柳胺、槟榔煎剂均驱虫有效,其中吡喹酮为首选药物。预防主要是加强粪便管理,牛等家畜应圈养以免被感染。加强肉类检疫及卫生宣教,改变不卫生的饮食习惯,肉类要煮熟后再吃,以消除传染源。
《牛带绦虫病》有1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