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旋毛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
病原体
旋毛虫又称旋毛形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咀刺目毛形线虫科毛形线虫属。形细长。雌虫长3~5毫米,前端较细,雄虫仅及雌虫之半。卵胎生,虫卵在雌虫子宫内发育,于近阴道处孵出幼虫。成虫和幼虫虽同时寄生于同一寄主体内(该寄主既是终寄主,又是中间寄主),但幼虫必须被另一寄主吞食后,才能在新的寄主体内完成其生活史而发育为成虫。
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为主要特征。本病的潜伏期平均为9~12天。肠道侵入期,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约一周左右。幼虫移行期,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头痛、无力及出汗。肌肉疼痛是本期突出的症状,以四肢肌肉为明显。重者出现咀嚼、吞咽及发音困难、眼睑及颜面浮肿、眶周肿胀和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心肌炎及脑炎是严重的表现。待幼虫定居肌肉内并形成囊包,此为囊包形成期,此时全身症状缓解。
诊断
根据患者有吃生或未熟肉史,典型症状及血液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肌肉活检找到幼虫或囊包即可确诊。免疫学试验如皮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治疗
噻苯达唑疗效较好,能抑制雌虫产幼虫,并可驱除肠道内的早期幼虫和杀死肌纤维间的幼虫;兼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应用丙硫苯咪唑治疗,也有良好疗效。若体温过高或出现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征象及严重的毒血症时,可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利用其非特异性的消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以缓解症状。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与宣传教育,不食生的或未熟的哺乳动物肉及肉制品。猪肉在-15℃冷藏20天,可将包囊杀死。提倡科学养猪,保持猪舍清洁,饲料宜加温至55℃以上,消灭鼠等保存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