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寄生于人体盲肠等器官引起的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以温暖潮湿的地区为多见。全球感染者约10亿。在中国分布各地,。感染者约660万人,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病原体的介绍详见鞭虫。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虚弱、消瘦、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及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直肠脱垂(在脱垂的肠黏膜上可见许多虫体附着)、腹部疼痛及压痛(多局限在阑尾部位,常与慢性细菌性阑尾炎同时并存)等胃肠道症状和体征。中度和重度感染者可见缺铁性贫血。机体对虫体的过敏反应可诱发嗜酸粒细胞增多。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少数严重者可产生癫痫和脑膜炎症状等。
诊断
粪便中检出鞭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
鞭虫寄生部位在回盲部,药物口服或灌肠均难达到,不易根治。美洲无花果树鲜汁为特效药。甲苯咪唑治疗有效。盐酸吐根碱可用。甲苯达唑疗效高、副作用少,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噻苯达唑也有效。因此病不易根治,预防为主。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粪便处理,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及环境卫生,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