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肝片吸虫寄生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肝脏肿大及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多见于牧区及农村,家畜的感染率较高。人们因生吃带囊蚴的水生植物或含嚼水草或饮用含囊蚴的河水而被感染。多为散发性。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3个月。急性期持续3~4个月,此时童虫在肝脏内移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脓肿,患者有发冷、发热、乏力及右上腹部疼痛、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并有触痛、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多。待虫体在胆管内定居,病程转入慢性期,症状逐渐减轻。虫体偶也可窜至皮下、胸腔、眼眶等处寄生,但不能发育成熟。
诊断
早期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检查。后期患者粪便或胆汁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
硫氯酚或三氯苯唑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