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癫痫

老年人发生的癫痫总称。既包括老年前期发生延续到老年期的癫痫,也包括老年期新发癫痫。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对痫性发作的易感状况,是一组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为特征。平均患病率约8.2‰,是困扰各年龄、各种族和社会各阶层的全球性问题,更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期呈现两极高发的态势,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外伤性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和中毒因素等。

临床特点

老年期新发的癫痫主要起源于局灶,因此75%以上的是部分性发作,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最为常见;原发性全面性发作在老年人中相对少见。老年期起病的癫痫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复杂多样,出现先兆的较少见且缺乏特异性,大约30%的老年患者首发症状为癫痫持续状态,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记忆混乱、行为怪异、意识混沌或无反应状态,且发作性症状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此外,癫痫发作后状态较年轻人延长,可达数天至2周,表现为恍惚、混乱、失定向、活动过度、徘徊、尿失禁、持续头痛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其他年龄段癫痫的诊断一样,也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是否是癫痫,其次是明确发作类型,最后要尽可能查明原因。但老年人癫痫发作的多样性增加了诊断难度,如果老年人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考虑癫痫:意识混沌、意识改变或丧失、行为改变、无反应,抽搐、不自主运动、无意识丧失的肢体或面部感觉异常,反复发作的睡眠障碍,不能回忆的反复跌倒。此外,在老年期癫痫的诊断中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认知障碍。

由于老年人所患疾病较多,许多疾病的症状与癫痫发作相似,如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心律失常、继发于脑器质性疾病的反复发作性行为异常、药物和非痫性因素引起的跌倒发作、发作性短暂性全面遗忘、精神源性发作、惊恐发作、通气不足、心因性发作(假性癫痫发作)等,因此在诊断时必须加以鉴别。

治疗和管理

服用抗癫痫药物仍然是老年期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总体来说,老年期癫痫的治疗效果较好,65%~80%的患者发作经单药治疗可以控制。选药需考虑发作类型,还应当注意年龄相关的药代动力学改变、伴随疾病、多药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达到维持正常生活、发作完全控制和副作用最小化的治疗目标。通常原发性或症状性全面性癫痫首选药物是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或丙戊酸;部分性发作相关的一线抗癫痫药具有相似的疗效,因此更应该考虑其副作用,倾向于选择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卡马西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肌阵挛性癫痫发作首选丙戊酸。苯巴比妥和苯妥因由于副作用较多,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此外,癫痫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癫痫发作的直接后果,因此,需要对老年期癫痫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如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处理伴随疾病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