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膜壳绦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寄生虫病。又称短膜壳绦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温带及热带较多见。中国的北京、山西、河南、江苏、湖北、辽宁、吉林、青海、广东、台湾等18个省、市有此病报道。
病原学
微小膜壳绦虫又称短膜壳绦虫或矮小绦虫。虫体长5~80毫米,宽0.5~1.0毫米。头节呈球形,有4个吸盘及有一圈小钩的顶突,颈节细长,链体有100~200个节片。此虫寄生在人或鼠类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及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虫卵被人吞食后在上部小肠消化液作用下,孵出六钩蚴,随即钻入肠黏膜绒毛内,经3~4天发育为似囊尾蚴,又经3~4天后返回肠腔,并移行至下部小肠,经2~4周发育为成虫。如虫卵在肠腔内停留较久时,也可孵出六钩蚴而引起自身感染。人或鼠类也可因吞食受感染的中间宿主蚤类或甲虫而被感染。
临床表现
感染轻者常无症状,稍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惊厥、失眠、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隐痛、周期性腹泻、肛门部发痒等胃肠道症状。感染重者可出现癫痫、平衡失调、眼球震颤等症状,在驱虫后这些症状可消失。在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易发生自身感染,使病情加重。此虫也可发生胸壁、阴道等处的异位寄生。
诊断
患者粪便中找到虫卵或孕卵节片即可确诊此病。
治疗
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吡喹酮。此外,氯硝柳胺(灭绦灵)、硫双二氯酚(别丁)及甲苯咪唑效果亦佳。连续服药3~5天或隔期重复给药。预防在于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灭鼠可以消除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