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遗传倾向的智力和行为方面异常表现的精神疾病。遗传性精神病主要包括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D)、阅读障碍(dyslexia)、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
标签:精神病
精神障碍相关法律问题
涵盖精神病学所有法律方面的问题,相当于广义的司法精神病学,涉及民法、规范精神病学业务(如执业医师法、精神卫生法)以及精神异常违法者(刑法)相关的法律问题。而狭义的司法精神病学,是指鉴定和处理精神障碍违法者相关的精神病学亚专业。
精神障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综合相互关联的生物学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社会因素为一体的现代医学模式。
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不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作一个多层次的、完
异常心理学
在研究正常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现象深入研究的一个心理学分支。曾译为变态心理学,因有歧视之嫌建议不再使用,改用异常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或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
电痉挛治疗
一种让电流通过大脑引起癫痫样抽搐发作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又称电休克治疗。
该方法由U.切莱蒂和L.比尼于1937年引入临床。由于传统的电抽搐治疗的多数并发症是由于肌肉剧烈抽动造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技
脑深部电刺激
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大脑相应核团兴奋性以达到改善疾病症状与体征的神经外科疗法。
DBS术后电极处于开启状态,对患者相关靶点进行持续电刺激,患者却察觉不到,因此不影响其日常生
三环类抗抑郁药
一类有一个三环的中心结构的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其抗抑郁作用是偶然发现的,是第一类被广泛应用于抑郁障碍治疗的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都属于第一代抗抑郁药或典型抗抑郁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20余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新型抗抑郁药取代。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主要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降解,使突触间单胺浓度升高而发挥作用的药物。是首批被批准的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抑郁症,对慢性疼痛、广泛性焦虑、强迫症等也可能有效。
异丙烟肼于1954年成为首个用于抗抑郁治疗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但在1961年因其
5-羟色胺阻滞和再摄取抑制剂
一类对5-羟色胺(5-HT)系统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作用主要可能由于5-HT2A受体拮抗,从而兴奋其他特别是5-HT1A受体对5-HT的反应,同时也抑制突触前5-HT的再摄取,因而称为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可与褪黑素受体结合并对受体有激动作用的一类抗抑郁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在夜间分泌的胺类神经激素,对人和动物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睡眠的昼夜节律。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褪黑素在夜间分泌逐渐减少,导致老年人睡眠质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