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于某些全身性疾病、药物、病原体感染或化学物理因素的一类溶血性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此类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疗效均与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有关。继发性溶血性贫血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继发
组成机体的系统之一
继发于某些全身性疾病、药物、病原体感染或化学物理因素的一类溶血性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此类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疗效均与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有关。继发性溶血性贫血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继发
红细胞在血管内循环时由于受到过多过强的机械性损伤,使红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导致的溶血型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可伴有血红蛋白尿。
同族免疫性原因引起的小儿红细胞破坏。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合的血型抗体,该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的溶血。
常见的包括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其他导致溶血的原因还包
红细胞膜蛋白分子异常导致的遗传性溶血病。简称HE。HE最早于1904年报道。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为1∶2000~4000,非洲国家发病率明显增高(1∶100)。HE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多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其中包含
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简称G6PD缺乏症。又称蚕豆病。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病,发病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破坏,
丙酮酸激酶(PK)缺乏引起的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简称PK缺乏症。
1953年,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一组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疾病。1954年,这组疾病根据溶血试验被分为两型:第Ⅰ型自身溶血实验仅轻度
由于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家族性遗传性溶血性血液疾病。简称HS。外周血特点为可见许多小球形红细胞。临床特点为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脾大和脾切除有效。
因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不足以代偿而造成的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血液疾病。
正常成人骨髓具有6~8倍的造血代偿潜力,如果骨髓能够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足以补偿溶血造成的破坏,则不发生贫血,称为溶血状态。若红细胞在骨髓
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中一种或几种珠蛋白链合成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而使红细胞易被破坏的溶血性血液疾病。又称海洋性贫血。
统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缘于遗传基因缺陷的复杂性与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