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群书治要》是唐初贞观五年(631年)由魏徵、虞世南、褚亮等奉唐太宗之命编撰的一部治国理政类书。全书共五十卷,辑录了从先秦至晋代六十五种典籍(今多亡佚)中的治国精华,全文内容涵盖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及史书中的帝王之道、为政纲要、用人方略等,旨在为统治者提供“以古鉴今”的施政参考。原文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系统总结了历代兴衰经验,是贞观之治的重要理论依据。宋以后在中国失传,幸由日本遣唐使抄录带回,清乾隆年间回传中土,现存日本金泽文库藏镰仓抄本为最早版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政治思想研究意义。
目录
卷一
——
周易
——
卷二
——
尚书
——
卷三
毛诗
周南
——
邵南
——
邶风
——
鄘风
——
卫风
——
王风
——
郑风
——
齐风
——
魏风
——
唐风
——
秦风
——
曹风
——
小雅
——
大雅
——
周颂
——
鲁颂
——
商颂
卷五
春秋左氏传中
宣公
——
成公
——
襄公
卷六
春秋左氏传下
昭公
——
定公
——
哀公
卷七
礼记
曲礼
——
檀弓
——
王制
——
月令
——
文王世子
——
礼运
——
礼器
——
内则
——
玉藻
——
大传
——
乐记
——
祭法
——
祭义
——
祭统
——
经解
——
仲尼燕居
——
中庸
——
表记
——
缁衣
——
大学
——
昏义
——
射义
卷八
周礼
天官
——
地官
——
春官
——
夏官
——
秋官
周书
文传解
——
官人
——
芮良夫解
春秋外传国语
周语
——
晋语
——
楚语
韩诗外传
——
卷九
——
孝经
论语
学而
——
为政
——
八佾
——
里仁
——
公治长
——
雍也
——
述而
——
太伯
——
子罕
——
颜渊
——
子路
——
宪问
——
卫灵公
——
季氏
——
阳货
——
微子
——
子张
——
尧曰
卷十
孔子家语
始诛
——
王言
——
大婚
——
问礼
——
五仪
——
观周
——
六本
——
颜回
——
困誓
——
执辔
——
五刑
——
刑政
——
问玉
——
屈节
——
正论
——
子夏问
卷十一
史记上
本纪
——
世家
卷十二
史记下
列传
——
循吏传
——
酷吏传
——
滑稽传
吴越春秋
卷十四
汉书二
志
卷十五
汉书三
传
卷十六
汉书四
传
卷十七
汉书五
传
卷十八
汉书六
传
卷十九
汉书七
传
卷二十一
后汉书一
本纪
——
皇后纪序
——
列传
卷二十二
后汉书二
传
卷二十三
后汉书三
传
卷二十四
后汉书四
传
——
循吏传
——
宦者传
——
儒林传序
——
逸民传
——
西羌
——
鲜卑
卷二十五
魏志上
纪
——
后妃传
——
传
卷二十六
魏志下
传
卷二十七
——
蜀志
——
吴志上
——
卷二十八
——
吴志下
——
卷二十九
晋书上
纪
——
后妃传
——
传
——
刑法志
——
百官志
卷三十
晋书下
传
卷三十一
六韬
序
——
文韬
——
武韬
——
龙韬
——
虎韬
——
犬韬
阴谋
——
鬻子
——
卷三十二
管子
牧民
——
形势
——
权修
——
立君
——
七法
——
五辅
——
法法
——
中匡
——
霸形
——
霸言
——
戒
——
君臣
——
小称
——
治国
——
桓公问
——
形势解
——
板法解
——
明法解
——
轻重
卷三十三
晏子
谏上
——
谏下
——
问上
——
问下
——
杂上
——
杂下
司马法
——
孙子兵法
——
卷三十四
老子
道经
——
德经
鹖冠子
博选
——
著希
——
世贤
列子
天瑞
——
殷汤问
——
力命
墨子
所染
——
法仪
——
七患
——
尚贤
——
非命
——
贵义
卷三十五
文子
道原
——
精诚
——
九守
——
符言
——
道德
——
上德
——
微明
——
道自然
——
下德
——
上行
——
上义
——
上礼
曾子
修身
——
立孝
——
制言
——
疾病
卷三十六
吴子
图国
——
论将
——
治兵
——
励士
商君子
六法
——
修权
——
定分
尸子
劝学
——
贵言
——
四仪
——
明堂
——
分
——
发蒙
——
恕
——
治天下
——
仁意
——
广
——
绰子
——
处道
——
神明
申子
大体
卷三十七
孟子
梁惠王
——
公孙丑
——
滕文公
——
离娄
——
告子
——
尽心
慎子
威德
——
因循
——
民杂
——
知忠
——
德立
——
君人
——
君臣
尹文子
大道
——
圣人
庄子
胠箧
——
天地
——
天道
——
知北游
尉缭子
天官
——
兵谈
——
战威
——
兵令
卷三十八
——
孙卿子
——
卷三十九
——
吕氏春秋
——
卷四十
韩子
十过
——
说难
——
解老
——
说林上
——
观行
——
用人
——
功名
——
大体
——
外储说左上
——
外储说左下
——
难势
——
奸劫弑臣
三略
——
新语
——
贾子
——
卷四十一
淮南子
原道
——
本经
——
主术
——
缪称
——
齐俗
——
道应
——
汜论
——
诠言
——
说山
——
人间
——
泰族
卷四十二
——
盐铁论
——
新序
——
卷四十三
说苑
君道
——
臣术
——
贵德
——
复恩
——
政理
——
尊贤
——
正谏
——
法诫
——
善说
——
修文
——
反质
卷四十四
——
桓子新论
——
潜夫论
——
卷四十五
——
政论
——
昌言
——
卷四十六
——
申鉴
——
中论
——
典论
——
卷四十七
刘廙别传
备政
——
正名
——
慎爱
——
审爱
——
欲失
——
疑贤
——
任臣
——
下视
蒋子万机论
政略
——
刑论
——
用奇
政要论
为君难
——
臣不易
——
政务
——
节欲
——
详刑
——
兵要
——
辨能
——
尊嫡
——
谏争
——
决壅
——
赞象
——
铭诔
——
序作
卷四十八
——
体论
——
典语
——
卷四十九
——
傅子
——
卷五十
袁子正书
礼政
——
经国
——
设官
——
政略
——
论兵
——
王子主失
——
厚德
——
用贤
——
悦近
——
贵公
——
治乱
——
损益
——
世治
——
刑法
——
人主
——
致贤
——
明赏罚
抱朴子
酒诫
——
疾谬
——
刺骄
——
博喩
——
广譬
发表回复